我们于印刷环境接触到的是CMYK的数值,在一般大众的感觉每一个CMYK的数值组合必定代表一个实际的颜色。因此很多客户认为印刷厂不应修改他们来的档案。但实际来说,为什幺同一组的CMYK数值,可以印出不同的颜色呢?
举例,有一客户交来四色印刷的菲林一套,他说要印刷两万份,但没有印张及打稿作为参考,你会冒这风险不用色稿参考去印两万份吗?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先会打一份稿给客户确认颜色。因为客户交来的只是四张黑白菲林,根本看不见颜色,而且印刷在不同的纸张上或不同的实地密度及网点增大值都会直接影响颜色的变化。
其实上述情况等同于今天客户交来光盘,没有任何色样,档案内是CMYK的数值,并没有实际色彩的资料。当打开这些档案时都要指定一个适当的ICCProfile作为色彩的显示。
记得上期为大家探讨了ICC色彩管理的三个『C』及Lab值吗?究竟为甚么要用Lab值作为中间转换的色彩空间,因为印刷常用的CMYK值是与设备有关的色彩值(Device—dependentcolor),即是说一组CMYK数值,用不同的输出,例如不同的纸张油墨,就会有不同的色彩效果。
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色彩的来龙去脉,先从颜色的基础说起。在色彩学角度,描述颜色准确的是光谱曲线,科学家牛顿发现太阳光经折射后会呈现红、橙、黄、绿、青、蓝及紫等彩虹的色彩,因此发现我们看见的颜色是来自『光』。
我们将从对象反射的光经折射分光,然后量度不同波长的光量度,便可得到光谱读数,将读数连接便得到光谱曲线。
科学家牛顿发现太阳经折射后呈现红、橙、黄、绿、青、蓝及紫等彩虹色彩。
对象反射的光经折射分光,然后量度不同的波长的光量度,便可得到光谱读数,将读数连接便得到光谱曲线。这种仪器称为“分光光度仪”(Spectrophotometer)。
19世纪20年代中期科学家做了一项对人类视觉理解的试验,这个试验通过逐渐混合红、绿、蓝光的比例的方式,观察者对单个波长的单色光进行匹配,从而量化人类视觉系统对色彩的敏感性和感知能力,得出人类色觉能力的曲线图,称之为标准观察者曲线。
光谱曲线对一般人来说不好理解,科学家基于人类的色觉特性,于1976年开发了一个新的色彩模式,称为Lab。这是将颜色的光谱数据与标准观察者曲线及光源光谱特性曲线计算得出的色度值。
“L”表示光暗变化,“a”表示红色到绿色的变化,“+a”是红色方向,“-a”是绿色方向,“+b”是黄色方向,“-b”是蓝色方向